編制使用中,公務員使用的是行政編制,黨群機關參公人員使用的也是行政編制,管理方法和個工待遇和公務員是一樣的。承擔行政職能和行政執法職能的參公事業單位中的參公人員,使用的是事業編制,參照《公務員法》管理,個人待遇也是參照公務員。其他類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使用的是事業編制,管理類執行職級工資,醫療衛生、教育等專業技術人員執行職稱工資。
同等條件下,總的來說,公務員和參公人員一樣,無論是晉升機會還是個人工資待遇、福利都相對較好,其次是取得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,最后才是管理類事業人員。
公務員和參公人員一樣,執行的是職級工資待遇,有公車補貼、年終獎等,收入較高。職務晉升可以選擇公務員崗位,也可以選擇事業單位管理崗位,長時間得不到提拔任用,還可以執行“職級并行”,提升個人待遇。使用事業編制的參公人員,在絕大多數地區,是和使用行政編制的公務員自由互通的,可以在公務員崗位自由轉任,部分地區有限制。但在此次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中,將事業單位承擔的行政職能劃歸相應的機關承擔,除行政執法外,事業單位不再參公。只有極少數可能隨機構改革和職能劃轉,過渡為公務員。原已經登記的參公事業人員,保留身份與待遇,等待進一步改革。
醫院、中小學校等執行職稱工資的事業人員,在取得中級以上職稱的情況下,其個人待遇和同等條件的公務員基本持平,甚至從發展前景和工資待遇、績效上,專業技術人員更優于公務員和參公人員。畢竟公務員崗位的領導職數有限,相對來講,職稱待遇更容易提升。假如都是本科學歷,一個考上了公務員,一個考上了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位。十年后,考上公務員的最多也就是個副科級待遇,能被提拔的是極少數。但本科畢業在專業技術崗位,考評聘上中級職稱的機率會更高,個人待遇不會比公務員差。
管理類事業單位或者是普通事業單位,其工作人員工資待遇在體制內是最低的。和公務員相比,沒有公車補貼,長期得不到提拔任用,也沒有“職級并行”可以享受。和執行職稱工資的專業技術人員相比,工資待遇更低,晉升機會更少。事業單位一般都是行政機關的服務機構,其社會地位也略低于行政部門。隨著改革,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實行“全員聘用制”,其工作穩定性也比不上公務員。
事業單位和公務員的區別在哪里
我是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工作人員,現負責事業單位公開招聘,我可以回答你這個問題。我現在身份是公務員,考上公務員之前是事業編制身份,但我事業編和公務員是在同一個單位的同一個科室,之前屬借用。我是事業編和公務員差別的切實感受者。公務員和事業編主要差別如下:一、心理落差。事業編和公務員在同一個科室,心理上公務員更占一籌,有科室主人翁的地位和感覺,但是事業借用人員就和臨時人員一樣,在行政科室名不正言不順;二、待遇落差。大中專畢業生剛畢業參加工作時,公務員的待遇是要比事業單位的待遇高一定幅度的,主要表現在車補、年終考核獎金等方面均有一定落差。但是事業人員晉升職稱之后,待遇落差會逐漸縮小,甚至反超。中級職稱一般相當于副科級公務員的待遇,高級職稱一般相當于副處級待遇。三、晉升通道落差。對于沒有背景的事業人員主要是走專業技術路線,行政職務提拔較難。但基層普通公務員奮斗幾年均可達到中層位置,機關中層與很多事業單位一把手的行政職務平級。
建議,年輕人能考公務員的還是盡量考公務員。對于一些不想再踏入公考的人,潛心做好工作,評好職稱,也是一條不錯的路。
版權聲明
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,不代表本站立場。
聲明: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自行上傳,本網站不擁有所有權,未作人工編輯處理,也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有侵權,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。
本文標題:人員編制中,公務員、參公、事業編哪種好為什么
本文簡介:編制使用中,公務員使用的是行政編制,黨群機關參公人員使用的也是行政編制,管理方法和個工待遇和公務員是一樣的。承擔行政職能和行政執法職能的參公事業單位中的參公人員,使用的是事業編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1instrument.net/article/59684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