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北省邯鄲市有幾個貧困縣(河北省62個貧困縣名單)
河北共有39個國家級貧困縣,名單如下:
1、石家莊市(3):平山縣、靈壽縣、贊皇縣
2、張家口市(10):康??h、張北縣、陽原縣、赤城縣、沽源縣、懷安縣、崇禮縣、 尚義縣、蔚縣、萬全縣、(涿鹿縣趙家蓬區)
3、承德市(6):平泉縣、灤平縣、隆化縣、豐寧縣、圍場縣、寬城縣
4、秦皇島市(1):青龍縣
5、保定市(4):阜平縣、淶源縣、順平縣、唐縣
6、滄州市(6):東光縣、海興縣、鹽山縣、南皮縣、獻縣、孟村縣
7、衡水市(2):武強縣、武邑縣
8、邢臺市(3):臨城縣、廣宗縣、巨鹿縣
9、邯鄲市(4):魏縣、大名縣、涉縣、廣平縣
燕王掃北河北一帶誰是幸存下來的有何依據
南皮縣潞灌鄉唐家務村就是燕王掃北(也有一說燕王掃碑,燕王掃北是民間俗稱)時幸存留下來的村莊,傳說燕王的官兵所到之處,寸草不生,雞犬不留,斬盡殺絕,血流成河,鬼哭狼嚎。特別是在河北、山東、河南一帶,人煙荒蕪,十室九空,無數的村莊被血洗,無數的百姓被屠殺,其慘狀目不忍睹,給無數的百姓帶開了空前的劫難。因當時一隊官兵路過該村時,大霧彌漫鎖住了村子,竟沒有發現這里面還隱藏著個村莊,因這場大霧竟救了一整村人的命,小村因霧得福,因霧躲過了一場大劫難,這個村莊被完整的保留了下來。以前的村名已無從查考,后來為了為了紀念這場救命的大霧,就改名“唐家務”,諧音“唐家霧”。這段歷史傳說,是燕王朱棣和建文帝朱朱允炆之間為爭多皇位爆發的戰爭,歷史書上稱作“靖難之戰”,或稱為“靖難之變”,發生在1399年到1403年間,被當地村民代代口口相傳至今,南皮縣志上也有記載。
據南皮縣潞灌鄉大薛家村老一輩人講,大薛家村村東,原有一村莊叫東莊戶,就是在燕王掃北時被官兵掃平,早已蕩然無存了,現在只剩下一些殘磚剩瓦,還在證明著原來有人居住過的痕跡。以后通過村里人對這片廢墟進行了開墾,這塊地就成了村里的一片苜蓿地,我們小時候經常去這里給家里的豬牛羊打菜吃,當時這塊地上到處都是瓦礫,破碗碎瓷,有時候還能撿拾著沾著銅銹的老銅錢,據說有人在這里平整土地時,還挖出一大罐子老錢呢,現在這里已變成了農田。斗轉星移,這一切都已經消失在歷史的嘆息里,我們多災多難的中華民族終于從廢墟里站了起來,正在走向了一個繁榮昌盛的新時代。
版權聲明
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,不代表本站立場。
聲明: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自行上傳,本網站不擁有所有權,未作人工編輯處理,也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有侵權,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。
本文標題:河北省邯鄲市有幾個貧困縣(河北省62個貧困縣名單)
本文簡介:河北共有39個國家級貧困縣,名單如下:1、石家莊市(3):平山縣、靈壽縣、贊皇縣2、張家口市(10):康??h、張北縣、陽原縣、赤城縣、沽源縣、懷安縣、崇禮縣、尚義縣、蔚縣、萬全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1instrument.net/article/322311.html